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>走进宿豫>建制沿革

建制沿革

时间: 2025-03-03 14:14:00 来源:

宿豫区历史积淀深厚。据考古发掘,早在新石器时代(距今10000 年到 4000 年),境内即有先民聚居,为传说中的远古东夷族首领少昊的活动地域之一。春秋时曾为钟吾国的一部分,自周敬王八年(公元前 512 年)至 秦 嬴 政 二 十 四 年(公 元 前 223 年)间,相继为吴国、楚国的属地。秦置下相县,城址在今宿迁市宿城区西南古城村。东晋义熙元年(公元 405 年)置宿预县,城址在今泗阳县郑楼乡,宿预县与下相县并置。至北齐,废下相县,其境由宿预县统辖。唐宝应元年(公元762 年),为避皇帝李豫名讳改称宿迁县,一直沿袭至 1987 年撤县建市(县级)。1996 年 7 月经国务院批准,设立地级宿迁市,原县级宿迁市划分为宿豫县和宿城区两大区域。2004 年 3 月,宿豫撤县设区。境域历代多有变动,北宋时宿迁县境域最大,包括今宿城区、宿豫区、新沂市的大部分和睢宁县、泗阳县及淮安市淮阴区的渔沟镇等。元代划出睢宁县、桃园(今泗阳)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析出县北境(今新沂市)部分地区,宿迁县辖境缩小近50%。至设立宿豫区,辖境仅为县级宿迁市的 2/3。2021 年,宿豫仅辖运河以东 10 个乡镇(街道),区域面积不足县级宿迁市的 1/3。

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